守“沪”有我,四航六志愿者坚守抗疫一线
清晨五点半,城市逐渐苏醒,疫情下的上海少了几分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喧闹,多了几分宁静与坚守。迎着第一缕清晨的阳光,崔光友已经穿戴好防护服,拿好抗原试剂,准备为居民上门发放试剂盒,6个楼栋、200人左右的区域范围映照着他微信步数的增长,而发放完试剂盒之后,崔光友又马不停蹄地从头开始回收居民的抗原检测结果。一番流程下来,身着防护服的他已是满身汗水,但他却觉得这样的清晨时光充实且有意义。
3月28日起,上海进行全员核酸筛查,浦东浦西分批封控。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,彼时的崔光友作为公司经营片区负责人驻守上海,居住在浦东新区书院镇丽正路东方颐城,虽然有些许焦虑不安,但他依旧第一时间响应号召,参与到防疫工作中,为守护上海贡献一份中交力量。经向公司汇报,并同东方颐城所在社区相关部门沟通之后,崔光友正式“上岗”,成为诸多守“沪”者中的一员。
“新兵上阵”的崔光友士气满满,但在日常繁琐的防疫工作中,他也不由得遇到了些困难,随着上海新增确诊病例的增多和封控周期的拉长,居民的情绪越发焦虑。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和不理解的声音,崔光友一次次安抚居民情绪,耐心地进行交流沟通,将每一项交付到手的防疫工作落到实处,成为防疫战队里的“多面手”:作为医护人员的好助手,他协助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和现场秩序维护工作,确保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;作为社区居民的知心人,他按时提醒社区居民下楼做核酸并提前规划好楼层顺序,减少人员等待时间且确保安全间距。
“谢谢侬,多亏你帮我们取药,要不然我和老伴都不知道怎么办了。”在小区志愿者岗亭值班的崔光友将药品和医保卡递到社区老人手中,“客气了,这是我们志愿者该做的,回去记得给药品外包装也消下毒,注意防护哈。”日复一日的志愿服务下来,崔光友对东方颐城居民的情况逐渐熟悉,谁家有爱睡懒觉的小朋友,可以晚点敲门提醒他们做核酸;谁家有不便行动的老年人需要特殊关照,及时给予帮助;谁家有孕妇,需要帮忙统计和采购营养品等。针对管辖负责楼层居民的不同情况,崔光友制定了专属工作方案,在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满足社区居民在封控隔离期间的生活需求。
一句句的“谢谢侬”,一次次的点头示意,崔光友的焦虑不安慢慢退散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希望与信心,搬运物资的冲锋在前、沟通协调的耐心友善,他在战疫一线的身影越发坚定。扛起了抗击疫情的责任与担当,凝聚起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力量,诠释着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,构筑起群防群控的“牢固长城”,崔光友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交志愿者的风采。
5月11日,公司工会派出代表来到崔光友家中,送上慰问和关心,“老崔应该快回来了,你们放宽心,有什么困难随时联系公司。”崔光友妻子接过公司工会送来的慰问品,表达感谢。静待“疫”散,大上海的烟火气也正在归来,按照“有序放开、有限流动、有效管控、分类管理”原则,上海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,从5月16日起,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。崔光友和志愿者们也期待着,人头攒动的街道,昼夜不停的商铺,热闹喧杂的弄堂再度回归,继续叙说着上海的烟火人情。